蘋果樹科學補鈣防病又提質
鈣是蘋果中不可缺少的中量元素,由于其在果實細胞中的特殊作用,缺乏后常常導致蘋果果實的生理病害,最典型的是苦痘病、痘斑病和水心病,果實的硬度和貯藏性、貨架期也與果實含鈣量密切相關。
普通鈣元素在果樹當中移動性差,缺鈣時果樹的葉片、枝條、果實以及根系等各個器官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障礙,甚至發生病變,所以,果樹缺鈣時,要根系施肥和葉面追肥同時進行。
土壤根系方面,首先要增施有機肥,改良土壤,提高土壤有機質,從而提高根系對鈣元素的吸收利用。其次,在秋施基肥時,適當加入含鈣的肥料,如氨基酸鈣、植物鈣等。在葉面及果實噴鈣時,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:
(1)一定要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鈣肥,最好選用螯合植物鈣。目前市場上鈣肥比較混亂,一些無良廠家生產的鈣肥,以次充好,以無機冒充有機,低含量或者零含量等。所以廣大果農選用時一定要注意。由于一些無機鈣吸收利用率低,容易發生沉淀,所以我們在選擇鈣肥時最好選用氨基酸鈣或者螯合植物鈣。
(2)抓住關鍵時機,及時補鈣。果實吸收鈣有兩個高峰時期,一個是花后50天以內,果實所需要的鈣80%以上已進入幼果,應補鈣3-4次,相隔7-10天:另一個是果實采收前30-40天,補鈣1-2次。因此,必須在兩時期內進行重點補鈣。具體操作時,在花后的第一次用藥開始,一直到套袋前的2-3次用藥當中,每次都加入優質鈣肥。在摘袋后,噴施一到兩次鈣肥。
(3)不要隨意加大使用濃度,科學補鈣。補鈣是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倍數進行,不要隨意加大使用濃度。因為鈣肥是最容易產生藥害的肥料,隨意加大濃度,會對葉片和幼果的產生刺激,形成直接藥害或隱性藥害。另外補鈣時應盡量將鈣液(如植物鈣)噴施在果實或葉背面,以利吸收。
- 上一篇:柑橘潰瘍病使用銅制劑要選松脂酸銅
- 下一篇:影響桃子膨大著色的主要因素